从 “签帐” 到本票,香港银行 14 个高频概念拆解,新手也能丝滑用卡

很多客户开了香港银行账户之后,都不太会用这个银行账户,对香港银行体系都不清楚,说实话刚开始我也不是很懂,更别说刚接触香港银行账户的朋友了。

其实香港银行体系里,账号和卡号不是一回事、缴费和转账差别很大、支票和本票各有讲究,这些概念搞清楚了,才能真正玩转账户功能。今天就把日常客户和朋友问得最多的14个高频知识点整理出来,帮大家避开坑、用得顺。

从 “签帐” 到本票,香港银行 14 个高频概念拆解,新手也能丝滑用卡

1. 银行账号:和卡号“分家”,转账选对币种是关键

内地朋友初到香港常困惑:为啥银行账号和银行卡号不一样?这正是两地体系的差异之一。  

比如香港中银会分储蓄账号(存港元)和外汇宝账号(存其他币种),而汇丰银行更简单,所有币种共用一个储蓄账号。转账时必须按币种选对收款账户,不然可能被银行自动换汇产生差价,甚至直接转账失败。  

至于卡号?在香港存在感极低,顶多是ATM提款卡上的一串数字,现在不少银行支持手机扫码取款,银行卡更是快“退居二线”了。

2. 往来账户:开支票的“专属账户”

往来账户就是咱们说的支票账户,和储蓄账户是“搭档”——想给别人开支票,必须保证这个账户余额充足,不然就成了空头支票,麻烦可不小。  

平时可以通过网银或手机银行,在自己的往来账户和储蓄账户之间自由互转,灵活调配资金。

3. SWIFT编码:国际转账的“银行身份证”

跨境转账(比如内地转香港、香港转美国)时,必须填的“SWIFT编码”,其实是“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代码”的简称,相当于收款银行的全球唯一标识。  

它由8位或11位字符组成:前4位是银行代码,中间2位是国家/地区代码,再2位是地点代码,最后3位是分行代码(总行编码是8位)。实际转账时,一般填总行编码就够用,比如香港汇丰是HSBC HKHH,香港中银是BKCH HKHH,开户时银行会主动告知,也能网上公开查询。

4. 银行编号:香港本地转账的“快捷码”

和国际转账用的SWIFT编码不同,香港境内转账靠的是3位数字的“银行编号”(属于银行识别码)。  

比如汇丰银行编号004,香港中银012。有趣的是,香港银行账号的结构很规律:3位银行编号+3位分行编号+具体账号,记准这个规律,本地转账就不容易错。

5. 流动保安编码:一次性“安全卫士”

这是香港银行替代实体密码器的“新工具”,通过手机银行生成一次性密码,用于交易或特殊操作的认证。  

这里要划重点:网银登录密码、储蓄卡取款密码、交易密码是三个独立密码,再加上流动保安编码,相当于有4道“安全锁”,别搞混啦~

6. 缴费:输“编号”就能付,港币是主流

缴费(又叫缴付账单)在香港很常用,交水电、交税、交保费都靠它,核心是不用输收款方账号,选对商户+填对账单编号就行。  

比如给保诚交保费,寿险要选“保诚保险有限公司”,财险得选“保诚财险有限公司”,选错商户就不行。  

不过有两个小细节要注意:多数银行只支持港币缴费(香港中银除外,还能缴美元);香港招行不提供缴费功能,但招商永隆可以。

7. 转账:输“账号”才管用,对账方式大不同

转账是咱们最熟悉的操作,但和“缴费”的区别得分清:转账要填对方的银行编号、账号,还得核对收款人姓名。  

比如保诚保费也能转账付(美元、港币各有专属账号),但对账方式差很多:缴费填了账单编号,商户能自动匹配保单;转账没法自动对账,得靠代理人拿交易回执人工核对,效率会低一些。

8. 外汇转账:转非港币?找对菜单是关键

不少朋友问“为啥手机银行转不了美元”,其实是没找对地方!有些银行(比如渣打、华侨永亨)的普通转账只支持港币,转美元、欧元等外币,得走“外汇转账”专属菜单。

9. 转数快FPS:香港人的“支付宝/微信支付”

这是香港金管局推的快速支付系统,24小时实时到账还免手续费,堪称日常转账“神器”。  

注册时可以把手机号、电邮、身份证号设为识别码,转账报个手机号就行——我给老师交培训费、和朋友AA,都爱用FPS,比输账号方便多了。现在很多商户也支持转数快二维码支付,出门带个手机就够。

10. 开支票:香港人的“传统习惯+大额神器”

以前我总不懂香港人为啥爱开支票,查了才知道:信用体系兴起时移动支付还不普及,习惯就延续下来了。更重要的是,它适合大额交易,还能保护隐私(只填收款人名字,不用漏账号,对方可自选入账银行)。  

支票分划线和非划线两种,自己从银行拿支票簿就能填,注明收款人、金额再签名就行。但要注意:支票入账有24小时左右时差,这期间付款人能撤销付款!一定要等自己账户“可用余额”多了这笔钱,才算真正到账,别被“撤票骗术”坑了。

11. 开本票:大额交易的“定心丸”

和支票最大的区别是:本票绝对不会“空头”!要开本票,得本人带证件去银行柜台,报上收款人姓名、金额和出票日期,银行核实余额充足后才会出具。  

因为入账确定性高,不会因签名不符或余额不足失败,所以大额支付(比如买房)、严谨交易里,本票比支票更靠谱。

12. 自动扣款:授权要留心,余额别忘补

自动扣款授权(Direct Debit Authorization),就是允许银行定期给指定商户扣款(比如交保费、物业费)。申请时要填对证件号、银行账号(银行/分行/账户号分开填),签名必须和银行预留的一致。  

流程一般要4-8周,而且大多只扣港币。如果余额不足导致扣款失败,银行会收150港元左右的手续费,记得提前存够钱~

13. 冻结账户:一年“动一动”,避免麻烦

香港银行账户长期不用会被冻结,建议每年至少操作一次(比如转账、自动扣款)。万一被冻,有的银行能打专线解冻,有的得本人去柜台,提前留意更省心。

14. 签名:不是“写名字”,而是“身份密码”

内地签文件常被要求“正楷签名”,但香港的签名是“身份验证工具”,完全隐私——你想签中文、英文,甚至画个小图案都可以,只要自己固定样式就行。  

比如改保单时,我会提醒客户“和投保时签名保持一致”,差异太大保险公司可能不接受;当然,也能去银行/机构更改预留签名样式。

香港信用卡广告里的“签帐”,其实就是“刷卡消费”的意思~  

以上14个概念,基本覆盖了香港银行账户的日常用法,希望能帮大家少走弯路。

文章发布者:Jonny Chong,原创文章,部分图片来自保司官方宣传截图,如若侵权,请联系删除,转发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nsurehk.com/10422.html

(1)
上一篇 6天前
下一篇 2025-10-12 22:51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联系我们

132-6577-1263

微信号:usd282

电子邮件:usd282@126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,9:30-22:30

微信扫一扫
本网站免费提供资料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,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,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推介或邀约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