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和澳门保险的差异究竟是什么?

香港和澳门保险的差异究竟是什么?香港保险受限是监管与市场博弈的必然结果,而澳门保险的崛起,是全球化资产配置需求与区域政策红利碰撞的产物。对投资者而言,澳门保单不仅是香港的 “替代品”,更是以更低成本、更高收益、更优服务实现财富增值的 “升级版”

2025年7月,香港保险市场因监管收紧陷入 “高收益产品退市潮”,而澳门保险凭借 “同质同价、收益稳健” 的优势,成为内地中产及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的新选择。

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一季度内地居民在澳门投保平均保费达23.4万澳门币,同比激增40%,澳门保单正从 “备选方案” 升级为 “优选标的”。

香港和澳门保险的差异究竟是什么?本文将从监管、产品、成本、服务四大维度,结合相同点与不同点展开深度解析,帮你理清选择方向。

香港和澳门保险的差异究竟是什么?

一、相同点:核心价值趋同

无论是香港还是澳门保险,在产品本质、投资逻辑等核心层面完全一致,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样的基础保障与收益潜力。

1、产品设计同源

两地保险并非 “高低配” 关系,而是同一保险公司针对不同市场的同步布局。主流产品(储蓄分红险、重疾险、终身寿险)的条款设计、保障范围、分红机制完全一致,例如同一家公司的重疾险,两地的重疾覆盖范围120种、保费、保障期限、理赔条件也毫无差异。

2、管理团队与投资策略一致

港澳保单由同一精算团队和投资团队管理,资产配置策略完全相同,均采用 “全球资产配置+长期稳健投资” 模式:60%-70% 投向国债、企业债等固定收益类资产,20%-30% 配置股票、基金等权益类资产,5%-10% 布局房地产、基础设施等另类投资,收益表现与风险控制能力等同。

3、多币种支持与基础服务

两地保单均支持美元、港币等主流货币,满足跨境资产配置需求;理赔流程也无需亲自赴港澳,通过快递文件即可完成。

香港和澳门保险的差异究竟是什么?

二、香港和澳门保险不同点,2025年差异明显

2025年香港监管政策收紧后,两地保险在监管环境、收益空间、投保成本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扩大。

1、监管环境:香港 “收紧” VS 澳门 “留白”

香港保险澳门保险
分红演示利率限制2025年7月起港元保单上限6%,非港元保单上限6.5%暂未设限,可继续展示 7.0%以上预期收益
信息披露要求需公开近5年分红实现率,实际收益低于演示值70%需额外风险提示无强制披露要求
监管成熟度由香港保监局和保险业联会双重监管,投诉处理机制完善(如保险索偿投诉局快速调解纠纷)由澳门金融管理局(AMCM)监管

香港监管收紧直接导致市场热销的7.0%预期回报储蓄险批量下架,而澳门成为全球少数能合法投保高收益保单的市场,投资者可锁定当前最高预期回报率。

2、产品收益与灵活性,澳门更占优

相同产品在港澳两地的收益演示差异明显,香港版本因政策限制,预期收益上限降到6.5%,而澳门版本可继续展示7.0%以上预期回报,同样支持美元、港币、澳门币等7种货币切换。

以宏利的宏挚传承为例,同一款产品澳门的预期收益要比香港高。

香港和澳门保险的差异究竟是什么?

澳门保险财务核保相对宽松,重疾险免体检额度通常比香港高10%-20%,健康告知要求也略宽松。

3、澳门 “零征费” 更划算

香港保单需缴纳0.07%-0.1%的保险征费(由保监局收取);而澳门保单没有此费用。

三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

澳门保险:如果追求高收益(7.0%以上预期回报)、宽松核保,需要澳门币配置,澳门保险是更优选择。

香港保险:如果更看重成熟监管体系(双重监管+完善投诉机制)、能接受较低的收益上限(6%-6.5%)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和香港保单一样,内地籍客户年龄18岁以上的成年人需亲自到澳门投保。

长期持有人民币,建议分散货币配置,降低单一币种风险。

随着澳门保险市场热度上升,监管政策未来也可能会调整,当前7.0%高收益产品的窗口期时间也不会太长,如果有长期资产配置需求,可尽早规划。

香港保险受限是监管与市场博弈的必然结果,而澳门保险的崛起,是全球化资产配置需求与区域政策红利碰撞的产物。对投资者而言,澳门保单不仅是香港的 “替代品”,更是以更低成本、更高收益、更优服务实现财富增值的 “升级版”。

文章发布者:Jonny Chong,原创文章,部分图片来自保司官方宣传截图,如若侵权,请联系删除,转发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nsurehk.com/10414.html

(0)
上一篇 2025-09-24 20:58
下一篇 2023-04-10 05:38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联系我们

132-6577-1263

微信号:usd282

电子邮件:usd282@126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,9:30-22:30

微信扫一扫
本网站免费提供资料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,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,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推介或邀约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