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地客户购买香港储蓄险的后续续费、理赔、提取操作其实很简单。
很多内地朋友对香港储蓄险感兴趣,但总会担心后续的理赔、续保以及分红提取等事宜是否需要频繁赴港办理。医疗险理赔、续保、分红收益提取等,都能在家通过线上操作完成。

建议在买香港保险时在香港开一张香港本地银行账户,这会让后续各项操作更加方便。
一、香港储蓄险分红/收益提取方式
在香港储蓄险保单积累了一定价值后,若想提取部分资金使用,有两种主流方式可供选择:
1、线上提取:最省心的方式
目前,友邦AIA、国寿海外、保诚、万通、安盛AXA、宏利、周大福等很多香港保险公司,都已推出线上提取服务。通过官方APP、官网或官方微信等平台,就能轻松操作。
登录自己的账户后,找到“提取保单价值”或类似功能选项,按照指引选择对应的保单、提取金额、账户以及收款方式(一般是绑定的香港银行卡)。
一般情况下,提交申请后1-2周内,资金就能转入绑定的香港账户。像225、567等热门提取模式,目前有些保司要求每年申请一次,大多数保司只需申请一次就可以每年连续自动领取。内地客户越来越多,各家保司不断优化线上服务,未来会更加便捷。
2、传统方式,填表邮寄申请(备选方案)
登录保险公司官网,这里以安盛为例,进入“下载中心”或“客户服务”板块,找到“提取保单价值”或类似名称的表格并下载填写。

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提取的账户,例如安盛的申请表中,就有红利、退回保额增值红利、保费储备金、保单户口价值、累积户口价值等选项。

领取前提醒,不同香港储蓄险产品的收益结构不同,在不同时间点、选择不同账户提取、提取金额的多少,都会对保单未来的长期滚存和最终价值产生明显影响。所以在提取前,建议结合该年度保险公司公布的“分红实现率”。
理赔资金的到账方式,比如自动转账、支票、电汇等。其中,自动转账相对最方便,可直接汇入绑定的香港银行账户;选择支票的话,最好在香港办理托收,因为内地银行一般不托收香港保险公司的支票,不过健康险相对好操作一些;电汇是汇入指定的其他银行账户,会涉及手续费。

将表格打印出来,仔细填写所有信息并签名,然后快递到保险公司地址。如果对流程不熟悉,可以联系投保时的代理或者经纪协助。
二、理赔申请流程
当遇到生病、意外等需要理赔的情况,人在内地也能办理,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:
1、很多保险公司开通了官方APP在线理赔功能。只需登录APP,找到理赔入口,按照提示拍照上传所需证明文件即可提交申请。
2、也可以直接联系保险公司的客服热线或发邮件索要理赔指引和表格,按要求准备好所有文件后,用快递邮寄到香港保险公司指定地址。如果不熟悉流程,同样可以找投保时的代理或者经纪帮忙。
资料齐全、符合条款,1-2周内就能收到理赔结果和款项,线上APP申请会更快。
而且,重疾理赔金、身故赔偿金、医疗及意外医疗理赔金等有明确赔付用途的款项,在合法合规汇入内地时,不占用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外汇额度,这对大额理赔来说尤为重要。
三、续保缴费方式
保费到期后,按时缴纳才能保证保单有效,续保缴费的方法也很简单:
1、保司自动扣费
保险公司一般会在保费到期前通过邮件提醒,只需提前几天在内地银行的手机APP上完成购汇(换成港币或美元),然后通过境外汇款功能将保费金额汇入绑定的香港银行卡。到了续保月,保险公司系统会自动从这张卡里扣走保费。
这里有个小妙招,可在汇率合适时提前几个月多汇点钱到香港银行卡,既能享受相对较高的存款利息,又能确保扣款日卡里有足够余额,避免因汇款延误导致保单失效。
2、自行缴费
一是通过香港银行卡的网上银行,使用“缴费”功能(类似内地缴水电费),输入保险公司的商户代码和保单号进行缴费(通常只支持港币缴费,且并非所有银行都支持所有保险公司);
二是通过香港银行卡的网银或APP,直接转账到保险公司公布的指定缴费银行账户,务必在附言/备注里清晰写上保单号码。
3、亲临缴费
如果刚好在香港,可带上现金或支票到保险公司指定的银行网点或柜台缴费,同时需要提供保单号码。不过这种方式相对麻烦,仅作为了解就可以。
处理香港保单的后续事宜已经越来越方便,早已不在需要再次到香港处理保单,一张香港银行卡加上线上、邮寄,就可以轻松掌控保单。
每家保险公司的具体操作细节、表格名称、APP功能可能会有些区别。
文章发布者:Jonny Chong,原创文章,部分图片来自保司官方宣传截图,如若侵权,请联系删除,转发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nsurehk.com/103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