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号开始,香港分红险出了个新规定,港元保单预期收益最多只能6%;美元这类非港元保单演示预期收益最多6.5%。
但最近网上、朋友圈有人瞎传,说“以后香港分红险回报率最多就是6%或6.5%,回报率被卡死了”,这纯属就是偷换概念。

得先分清,“演示预期利率”和“实际回报率”根本不是一回事。
演示利率上限≠回报率封顶
“预期演示利率”就是保险公司计划书演示的给你看的“预计能拿到多少钱”,就是个参考数字,香港的储蓄险都是保证收益和非保证收益两部分组成的,不是说你最后只能拿到这么多,可能拿到的比这个预期演示利率要高,当然也有可能拿到的比这个底。
而“实际回报率”是你实际能拿到的钱,这得看保险公司拿你的保费去投资的表现——要是他们投资股票、债券这些赚得多,给你的分红就多;赚得少,分红就少,跟那个“演示利率上限”没多大关系。
香港保监局3月出文,新规仅规范销售时的利益演示,不影响实际分红水平。保险公司仍可根据实际投资表现,向客户派发高于演示利率的红利。此举清晰明了地告诉大家“演示利率上限不影响保单实际回报”。要是保险公司投资做得好,最后给你的分红,哪怕比6%或6.5%高也完全没问题。
保监搞这个“演示利率上限”,就是怕有些保险公司为了卖保险,把预期收益吹得天花乱坠,最后做不到,让你觉得上当。本质是管好预期,别被忽悠,这是为了保护咱们消费者,让市场更公平。
7月之后香港各家保险公司都出了新产品,有的把“保证收益”提高了,有的优化了前40年的收益,还有的加了不少实用权益。这么看虽然预期收益率最高都是6.5%,但新规没让香港保险变弱,反而让产品更实在了,咱们以后买也更靠谱,能选到更多元、更放心的保险。
文章发布者:Jonny Chong,原创文章,部分图片来自保司官方宣传截图,如若侵权,请联系删除,转发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nsurehk.com/104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