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词,最初是富人的专利,傲然在上,高不可攀。眼下,它正以潜移默化的姿态和温和亲近的模样,渐渐地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。
如果你能够买得起内地保险,那你就能买得起香港保险。而且,是以更少的钱,买到待遇更好的保险,你买不买?
当有钱人的专利变成普通人的选择,就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。香港保险对我们生活渗透的速度、规模,已经超出预计。
在此之前,很多朋友谈起保险时,依然是一脸嫌弃的神色。但香港保险的出现,给公众打开了一扇门。通过这扇门,公众看到的,不仅是高收益、高回报。通过这扇门,公众获得的,还是透明带来的安全感。

这份安全感价值多少呢?300亿港币!
过去几年间,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金额已经翻了6倍。达到300亿港币,而这300多亿港元,不仅激发了中国保监会对香港保险的抵触、公众对香港保险的好奇心,也激发了媒体对所谓“香港保险内幕”的追逐。
为了遏制香港保险对内地的渗透,内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“禁止刷银联卡买香港保险”、“办理香港银行卡的财产水平要求”、“投保人信息公开”等等。
这么多小鞋扔过来,香港保监处自然也不会忍,一记软刀子捅回去。
“受香港法律保护”,欢迎大陆居民赴港购买保险。“希望大陆有关购买香港保险的政策,不会损害香港保险行业”。
吵架这种事,向来是围观者不怕事大。内地和香港的两极舆论之争,丝毫没有阻止香港买保险的风潮和狂热。反而,两地的保监部门在媒体上这么打嘴仗,使得越来越多人有兴趣去了解、购买香港保险。
香港海港城,这座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的购物中心,顶级奢侈品旗舰店云集,曾是著名血拼之地。近年来,却是各大保险公司网点云集。
一个简单的保险,看似是两地保险市场的差异,却夹杂着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原因。这个不细说。